我已在護理崗位上工作8年了,認真的對待每一個病人,認真的做到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收起一些內心小小的脾氣,時常收獲更多的善意和真誠的回報。以及作為醫護人員最初的那份感動。
還記得他是一位80多歲的老爺爺,患鼻咽癌,每次入院都是老伴陪他一起來住院的。第一次來我們科室入院時,我是他的責任護士。我熱心的為他們介紹了病區環境,住院期間的注意事項。老爺爺這次住院是來做放療的,放療前期,爺爺奶奶總會問我放療相關的問題,我看出了他們的焦慮,耐心的為他們講解放療相關知識及注意事項。放療過程中,爺爺奶奶因記憶力不好不能正確完成鼻咽癌功能康復操訓練。每天上班時我都會抽出時間,陪伴老爺爺一起完成功能康復操。放療15次后,因放射性食管炎老爺爺無法進食,老爺爺情緒很消極,幾次想放棄治療,奶奶實在沒有辦法,來找我幫忙。我耐心的為爺爺奶奶講解放療相關并發癥,并安慰老爺爺,放療反應只是暫時的,堅持放療結束后,反應就會慢慢減輕,最后消失。在醫護人員的鼓勵下,老爺爺決定繼續放療。老爺爺因放療反應出現了說話困難,我立即向護士長反應了該問題。在護士長的幫助下,我們為老爺爺買來了書寫板。有了書寫板,老爺爺很樂意和我們交流。出院前,老爺爺專門為我們醫護人員寫了一首小詩,以此表示對大家的感謝!每個人的名字都包含在詩里,大家讀起這首詩時,既感動又驚訝!為老爺爺能堅持放療順利出院而感動,更為老爺爺的才華而驚訝!
我覺得在這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地做著我們自己應該做的事,我們的每一句問候、關懷,每一句很普通的話語,都能讓患者及家屬覺得欣慰,能撫平患者的不安。讓我想起有句話叫有時治愈,常常幫助, 總是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