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丁格爾曾說:“護理是一門藝術,護士要有一顆同情的心和一雙愿意工作的手。”從事護理這項平凡的工作,我們不僅是一名護士,有時候,我們更是患者的信念,我們的關愛與鼓勵是他們與病魔做斗爭的力量。患者對抗疾病的過程,就如同一人在黑暗中行走,我們的溫度護理可能無法給患者提供光明,但是卻可以增強患者戰勝黑暗的勇氣。南丁格爾的話如明燈,也始終鼓舞著我,要努力做一個有溫度的護士。
做一個有溫度的護士,就要舉手投足間帶著一種微笑,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展現在患者眼前,輕輕地問候,靜靜的聆聽,認真回答患者提出的每一個小問題,消除他們剛入醫院的緊張、陌生感,對于住院的患者,選擇讓他們喜歡接受的稱呼,不要光喊“幾幾床”,讓病人從內心體會到自己受重視的程度,不將個人情緒帶進工作,學會克制和忍耐,最美麗的笑容,最真誠的的眼神,最體貼的語言,讓患者感受到溫暖。
做一個有溫度的護士,應該有扎實的理論基礎,深入病房,與病人促膝長談,對于他們的疑問,用知識去征服他們,為患者做好每次健康教育,縮短護患距離,調動患者的積極性,提高患者的保健意識和生活質量。
做一個有溫度的護士,少不了嫻熟的操作技術。嫻熟的技術往往能贏來安全,救得生命,把每項操作做到盡善盡美,有溫度的護士知道,患者的時間常和生命聯結在一起,只有我們的技術好,才能為患者的生命爭分奪秒,只有技術過硬,才會讓患者少受一點疼,少吃一些苦。有溫度的護士絕不會在穿刺不成功的時候,端著治療盤灰溜溜的走出病房,她們會飽含歉意的道一句:“不好意思,奶奶,讓您老受苦了。”
做一個有溫度的護士,應該有一雙溫暖的手。十指連心,手暖則心暖,在患者緊張無助的時候,請攥著他們的手,給他們送去支持與鼓勵。當天冷給患者抽血的時候,先溫暖一下自己的手,再去給患者實施操作,我堅信溫暖是可以傳遞的,因為他們說從這件小事上看見了我們的細心,感受到他們是被尊重的,讓他們感覺到“溫暖如春”,我從他們的眼里看見了感動。
做一個有溫度的護士,并不是有多么的艱難,它蘊含在我們平常工作的每一個細節中。患者焦急辦理各種手續時,它在我們耐心解釋的話語里;患者接受輸液等治療時,它在我們溫婉輕柔的動作里;患者康復出院時,它在我們祝愿康復的祝福里。正如冰心老人說:“愛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彌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痛苦,有淚可落卻不悲涼”。我想,這也許就是對溫度護理最好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