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信息分析及腫瘤診療”湖北省重點實驗室依托中南民族大學和湖北省腫瘤醫院,利用數理科學、信息科學、計算機科學、生物科學、醫藥學等理論和技術來共同解決腫瘤診療中所遇到的信息檢測與處理問題,旨在臨床上為腫瘤患者提供更精準的早期檢測手段和更有效的治療方法,推動醫學信息產業的發展,改善湖北省和南方少數民族地區醫療衛生狀況與經濟發展水平。為了加速實驗室研究計劃和目標的實現,鼓勵并資助科技人員開展與本實驗室學術方向相關的研究工作,促進科研合作和學術交流,本實驗室自2015年起設立開放課題。現將2017年度開放課題申報事項公布如下:
一、資助范圍
實驗室開放課題主要圍繞醫學信息檢測與處理在腫瘤診療應用中的關鍵技術開展研究,重點資助在此方面研究意義較大且具有應用前景的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課題。2017年度開放課題重點支持以下幾個研究方向:
1.信號轉導與腫瘤發病機制
腫瘤的基礎研究是醫學科學的研究熱點,針對腫瘤的共性問題如腫瘤的增殖、分化、轉移、自噬、凋亡等各種細胞行為的分子基礎,開展腫瘤的發病機制或針對特定的靶向的腫瘤治療的創新藥物研究。
2.腫瘤信息檢測與評估
1)基于腦電及功能磁共振信號結合的腦腫瘤檢測技術研究
同步采集腦腫瘤病人在術中切除腦腫瘤前后的腦電信號與功能磁共振信號,分析計算腦腫瘤病人的腦電圖及功能磁共振信號,運用最新的多模態信息融合技術,一方面對腫瘤病灶精確定位,輔以手術治療,一方面評估手術前后的治療效果,從而探討對該類病人此兩類信號的信息融合分析技術在腦腫瘤診斷中的價值。
2)肌電圖在腦腫瘤切除手術前后功能評估方面的應用
由于目前腫瘤精確定位的局限,運動功能區的腦腫瘤手術非常有可能損傷腦神經,從而導致肢體運動缺失。肌電圖可評價骨骼肌的功能狀態,因此認識和理解肌電圖在腫瘤切除手術中如何評判神經功能改善是值得探索的問題。
3)納米傳感界面的構建及其在腫瘤分子檢測方面的應用研究;基于低毒近紅外量子點的腫瘤靶向探針的構建及活體成像應用。
3.醫學圖像處理與腫瘤輔助診斷
基于形狀一致點約束的非剛性配準算法及其理論研究,其在圖像引導放療中的應用可為腫瘤的精確治療提供科學依據;惡性腫瘤圖像特征提取和識別的理論研究,可為腫瘤診斷提供幫助;醫學圖像呈現較大的類內差異,并且類間差異模糊,基于醫學圖像的特征,進行醫學圖像的檢索與分類的理論研究,為醫學圖像分析與診斷提供幫助;CT圖像(如肝臟、前列腺等)的分割方法研究,可減輕放射科醫生的工作量;精確穩定的從MR圖像中分割出腦部組織,為腦部疾病的臨床診斷、手術規劃制定、介入治療導航提供科學的治療依據。
4.人體建模與腫瘤精確治療
1)基于圖像處理技術和計算機技術,開展不同診斷圖像中靶區和正常組織器官圖像重建參數,配準融合(MRI,CT,PET-CT)和算法的研究。
2)研究放療過程中內臟器官的自然活動規律,以及放療、同步化療進程中靶區以及正常組織的位置,體積變化對實際人體內放療劑量分布的改變及影響評估。以腫瘤在放療過程中的動態變化規律為基礎,研究放療計劃設計新方法,體位固定新技術,放療實施新技術,以實現考慮腫瘤時序規律的精確治療。
3)關于腫瘤外科手術導航技術的研究,如術中組織形變理論和矯正技術在手術導航中的應用,系統的跟蹤,標定方法等。
二、申請須知和管理辦法
1、凡是具有博士學位或中級及以上職稱的實驗室以外的研究人員(即兼職/客座研究人員)均可以向本實驗室申請開放基金課題,課題須由客座研究人員和固定研究人員共同申請,客座研究人員擔任課題負責人。在讀博士研究生申請須經導師認可。
2、申請人作為負責人同期在研的重點實驗室項目只能有1項。開放課題的申請應符合實驗室當年發布的開放課題申請指南,其研究內容必須符合開放課題的資助范圍。
3、開放課題的資助強度為每項不超過3萬元,研究年限一般為一年,即自獲批之日起至次年12月31日。
4、實驗室在每年的9-11月制定開放課題申請指南,并開始受理申請。申請者需填寫《開放課題申請書》一式2份,并加蓋申請者單位公章。申請截至日期為2017年12月10日。課題經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評審,建議擬資助課題和資助金額,實驗室主任批準后立項。評審結果將于2017年12月通知申請者本人及所在單位。
5、實驗室開放課題由實驗室運行經費支出。課題經費僅限于中南民族大學和湖北省腫瘤醫院內部進行財務結算,經費的使用需符合國家專項經費管理制度,并嚴格按預算執行。支付與課題直接有關的費用,支出科目主要包括:材料費、分析測試及加工費、發表文章版面費、不形成固定資產的設備購置費、差旅費等。
三、課題結題和成果歸屬
1、課題結題須至少發表一篇被SCI、EI原刊收錄的論文。凡在開放課題資助下發表的論文或取得的應用性成果,完成單位須包括“醫學信息分析及腫瘤診療湖北省重點實驗室”(英文為:Hubei Key Laboratory of Medical Information Analysis and Tumor Diagnosis & Treatment),完成人員須包括實驗室固定人員。
2、研究中利用開放課題經費購置的設備或裝置等歸實驗室所有,研究成果歸實驗室和研究人員所在單位共有。
四、聯系方式
聯系人:吉梅
電話::027-67841231
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通訊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民族大道182號中南民族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16號樓726室
郵政編碼:43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