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腫瘤疾病已經成為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和生命的常見疾病,腫瘤是一類全身性疾病,其發生除與生理因素有關外,還與心理、社會等因素明顯相關。
? ? 全面了解疾病的相關知識,保持樂觀的心態及良好的生活方式,適當轉移注意力,配合醫生接受治療,是戰勝頑疾、重獲健康的重要途徑。
? ? 多數患者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被告知患上癌癥,其第一反應是驚叫,不愿意相信事實,懷疑醫生誤診,確診后會出現恐懼和絕望。一般人對惡性腫瘤的認識都或多或少帶有片面性,認為癌癥是“不可救藥”的絕癥,甚至認為癌癥患者是“被判死刑的人”。
? ? 他們對癌癥的懼怕就像孩子們害怕黑暗一樣,黑暗本身并不可怕,但對黑暗的未知感和因此引起的想象是令人擔憂的。尤其在剛得到診斷的第一周,他們會想:“為什么偏偏是自己呢?”后悔沒早到醫院做檢查。
? ? 患者懷疑自己的病能否治好、還能活多久、癌細胞是否已經擴散等等;懷疑醫生水平不高,懷疑醫生和親屬對自己所講的病情是一些騙人的安慰話。
? ? 他們還害怕分離,害怕無力克服疾病,害怕喪失自理能力,害怕疼痛,害怕無法治愈,嫉妒健康人。因此患者內心總是處于一種不安的狀態。
? ? ?一想到前程即將結束,努力奮斗的事業、溫暖的家庭、豐富多彩的人生都將消失,患者心理上就會感到極度的悲觀絕望。
? ? 他們不僅要承擔醫療費用的壓力,還要面臨失去原有家庭和社會地位的風險,人生道路上會遭受挫折,悲觀心理就自然出現了,所以很可能出現抑郁、躁狂、幻覺,睡眠障礙等特殊情緒。
? ? 腫瘤患者在接受手術、化療和放療時,積極配合醫生做好心理調節,對療效至關重要。馬克思也曾說過:“一種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藥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憊和痛楚。”
? ? 國內多家腫瘤醫院臨床調查表明,同期癌癥患者,在接受同等治療的前提下,凡心理調適好、心情樂觀者,預后好;反之預后較差。人們常說“一個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其實誰也無法把你打倒,能打倒你的只有你自己”。
? ? 保持樂觀的生活態度,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堅信自己的康復能力,是克服癌魔的首要前提。患者家屬和醫護人員及時掌握患者的心理變化特點,給予相應的指導對腫瘤的治療尤為重要。
? ? 為幫助腫瘤患者認知疾病,提高生存質量,延長生存周期。自2018年5月開始,中國抗癌協會康復會將在全國陸續開展消化道腫瘤(食管癌、胃癌)患者教育系列活動。
?
?
?